原来,这个自由岛是由北美的一些自由主义者和无政府主义者发起的。
最早的发起人,都是比较狂热的自由主义者。他们为了梦中的理想,变卖了各自的家产,凑钱在太平洋上建了一个人工浮岛。
后来为了增加岛上的人气,他们又约请了一些没有财产的无政府主义者来岛上一起生活。
整个岛上完全是无政府状态,没有政府、没有公安局、没有检察院、没有法院,也没有银行、没有货币,更没有上下级关系。
大家过着半原始、半现代的生活。
大家自发地组成互助组,来完成一些需要人多在一起才能完成的工作。
比如出海打鱼、盖房子,或者与岛外的人做交易等。
他们平时生活基本不用钱,大多数交易都是以物换物或者互相帮助。
岛上的大部分主食和蔬菜都是他们自己在岛上自种自收的。
因为岛上有两千多亩耕地,他们种了玉米和小麦等做主粮。一些需求量少的辅食和工业品,则需要开船去大陆购买。
他们去大陆买东西的钱,主要来自于他们出海捕捞的海产品。
他们把海产品卖给大陆的商贩,然后用钱采购一些自己无法制造的必需品。比如一些衣物、工具和调味料等。
他们的生活,比起在大陆生活的人们,是非常清苦的。
但是,他们的心灵是自由的!
……
下午,吃了一块大妈做的面包之后,姜岳升感觉有些困意,于是就在大妈的帐篷里睡着了。
他正睡着,突然听见由远及近传来了巨大的机器轰鸣声。
他有些紧张,担心是那帮人又来抓他了。
他怀疑,可能是他在用卫星终端给妈妈发短信时,又被坏人发现了。
他赶紧翻身爬了起来,向帐篷外看去。
只见距离他们的帐篷一百多米外,一架垂直起降喷气战斗机刚刚落下。
机舱盖打开后,三名全副武装的战士从飞机上跳下来,向不远处的一个帐篷飞奔而去。
“是来抓我的吗?”
姜岳升紧张得心都提到嗓子眼了。
不过他突然发现,在那架战斗机的侧面印着一个他熟悉的空军标记。
“这不是华夏国的空军吗?”
“难道是来救我的?”
他想向那三个战士挥手,但是又担心对方是坏人伪装的。
就在他心情复杂、犹豫不决时,那三个战士从那边那顶帐篷出来,转身向他这边跑了过来。
“他在这儿!就是他!”
一个战士大喊。
另一个战士已经快步跑到姜岳升面前,稍一蹲身,单手把姜岳升抱起,扛在了肩上,转身就走。
不一会儿,三个战士带着姜岳升上了战斗机,战斗机关上舱门后立即轰鸣着飞了起来。
“别怕,我们是来救你的。”
一个战士一边说,一边给姜岳升看他手臂上的标志。
姜岳升一看那标志,确实是人民的军队!他立刻放心了。
原来,自从江玉上报了姜岳升失踪的情况后,上面已经把江玉的所有通信,都进行了严密的监控,包括她的卫星短信。
所以,姜岳升早上在自由岛给妈妈用卫星短信发留言,上面马上就知道了,便立刻派南部战区的特种部队过来救人。
这架飞机是从南海永兴岛基地起飞的,没用两个小时就把姜岳升救了出来。
江玉当然也第一时间知道儿子获救了,一颗饱受折磨、几近崩溃的心,终于可以放下了。
她庆幸自己在当初选择的求助组织,而没有一时冲动把禁果计划交给敌人。
否则后果真的不堪设想,搞不好儿子还会被撕票。
在永兴岛的部队医院里,院长用远程医疗系统,邀请了五名军方的医学专家,对姜岳升进行了远程会诊。
专家们经过仔细检查后,发现姜岳升除了左臂之外,其余的身体机能基本没有严重受损。
但左臂大部分组织已经坏死了,必须立刻截肢。
还有肺部呛水引起了肺炎,需要一些治疗,但并不严重。
院长把会诊的情况向上级做了汇报,江玉在得知儿子要被截肢后,差点哭晕过去。
本来不能亲自照顾儿子,她已经很愧疚了,没想到儿子还因为自己受了牵连,不但被绑架了,还成了残废。
她认为这一切都是她一手造成的,深深地陷入了痛苦的自责和内疚之中。
为了不耽误儿子治疗,她强忍着悲痛,在院长发给她的电子手术确认单上签了字。
于是,院长亲自操刀,立即给姜岳升做了截肢手术。
因为姜岳升左臂坏死的组织,已经开始向外释放毒素了。如果再不截肢,恐怕会引起全身中毒。
为了姜岳升以后方便安装假肢,院长尽量把姜岳升的左上臂骨的上端留下了三分之一的长度,以后的金属假肢座,可以接种在这三分之一的上臂骨里。
细心的院长还对姜岳升截断的上臂骨端面和神经束进行了特殊处理,以便后期安装假肢时,骨端面和神经束能保持一定的活性。
为了姜岳升的安全,组织上决定让他暂时改名换姓、换个身份,先与世隔绝一段时间。
这段时间的生活费用全部由部队支付。
从此,姜岳升这个人就从这个世界消失了,他的新名字是江玉起的,叫徐悦昇。
因为姜岳升的爸爸姓徐,叫徐东明,虽然没跟江玉结婚,但彼此还保持着来往。
为了方便徐悦昇上学,组织上暂时把他安排在了永兴岛中学的教师宿舍。
因为永兴岛中学的孩子都是基地官兵和员工的子弟,没有需要寄宿的学生,也就没有学生宿舍。
徐悦昇是第一个父母不在身边的学生,所以,他只能享受跟老师一样的待遇,住教师宿舍。
为了方便和儿子联系又不被跟踪,江玉定制了一个特殊的带自毁功能的量子加密通讯设备,只要自己需要跟儿子联系,就通过这个设备,敌人是无法跟踪的。
为了保密纪律,江玉只是对妈妈说了徐悦昇的大概情况,并没有告诉妈妈徐悦昇具体的位置。
姜慧联系不上外孙子,当然很不高兴,但她也是军人出身,接触过保密工作,对女儿的做法完全能理解。人命关天,还是小心为妙。
安顿好了儿子,江玉便马上开始给儿子准备假肢。
因为耽误久了,恐怕被截断的上臂骨端面和神经都会老化萎缩,会影响安装假肢的效果。
同时她还给儿子搜集了一些残疾人锻炼肩部肌肉的教材,让儿子坚持按照教材锻炼残臂的肌肉,以免肌肉萎缩过快。
徐悦昇刚一进入永兴岛中学,还有些不适应,因为永兴岛学的教材和大理的不太一样。
但是这点麻烦根本难不倒他,一个月后,他便把落下的课程都补上了。
闲暇时间多了,徐悦昇经常感到很无聊,便对妈妈说,他想重新拾起他的老爱好,组装格斗机器人。
江玉当然支持,马上就通过她在燕京的同事,给徐悦昇汇来了一笔钱。
不过,徐悦昇觉得,他躲在永兴岛上避难,也不可能去参加机器人格斗比赛。于是,他想尝试了一种新玩法,组装一台摔跤陪练机器人。
因为摔跤比起综合格斗来,能更柔和一些,他凭着一只手,也能跟摔跤机器人玩玩。
他这一次买的摔跤陪练机器人,是专门用来给摔跤运动员当陪练的,平时都是被摔跤运动员重复性地一遍遍地摔,以此来帮助摔跤运动员熟悉动作,并不具备主动进攻的能力。
据机器人论坛上的一个高手讲,如果给这种机器人装上一颗更强劲的CPU,然后再装上一个动作学习软件模块,机器人的主人就可以训练这台摔跤机器人学习新动作,还可以让只会陪练的摔跤机器人,具备主动进攻的能力,但仅限于用摔跤的动作。
如果训练得好,这台摔跤机器人就可以与主人对练摔跤,还可以与主人共同进步。
一贯是被好奇心牵着鼻子消费的徐悦昇,很显然是无法抗拒这种诱惑的。
按照他以往的认知,机器人是不需要训练的,而且也没人能“教”会它。
程序里有的,机器人就会,根本不需要训练。反复训练只能磨损机器人的零件,对机器人提高技能没有任何帮助。
但是论坛上的那个高手却说,只要给这种摔跤机器人装上动作学习模块,就能训练摔跤机器人学会新动作,而且说得有鼻子有眼。
可是,等徐悦昇带着他新买来的摔跤机器人玩了几天之后,他终于明白,原来他是被论坛上的那个高手忽悠了。
其实那个所谓的动作学习模块,并不是真的能学习新动作,而是提供了一个把新动作转化成程序的接口。
当徐悦昇启动那个动作学习模块后,这个模块会先让他在触摸屏上的界面里给机器人设计新动作,接着便把他设计的新动作转化成代码,然后需要他把这段新代码修改、精简,再导入到机器人的动作库中,机器人才算真正“学会”了新动作。
与其说是动作学习模块,其实就是一个快捷的动作编程接口。
不过徐悦昇倒是挺喜欢这种玩法的,因为他会机器人编程,可以利用这个动作编程接口灵活地调整每一个动作的细微参数,感觉也挺过瘾的。
他为了“教”他的摔跤机器人学习新动作,特意买了一套摔跤视频教程,每天跟着教程学,自己学会了再“教”他的机器人。等把机器人训练得差不多了,再与机器人对练,每天都忙得不亦乐乎。
虽然他只有一只手,有些不方便,但是聪明的他,总是有办法克服。
他尽量多使用身法动作和柔术动作,少使用需要用手臂拉扯的动作,这样就可以规避他缺一条胳膊的短板。
这天周末,他正在学校的操场里与他的摔跤机器人对练,有两个基地的战士看着好奇,过来凑热闹。
其中一个战士问徐悦昇,能不能跟他的摔跤机器人过过招。
徐悦昇正好想看看他训练摔跤机器人的效果如何,于是就答应了。